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弘扬好中华体育精神,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3年6月7日晚上7点,在东平房报告厅举办了“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第一讲。本次讲座以“漫谈中华体育精神”为题,采用访谈方式进行,由马院齐冰副教授主持,王海英教授、陈世阳教授以及邱珍副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对话。
讲座伊始,针对主持人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怎么看中华体育精神”这个问题,陈世阳老师回答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重大场合多次谈到中华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是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高频词。关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这么重视中华体育精神”这个问题,陈老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体育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是基于以下考量:一是中华体育精神是时代精神的表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凝心聚力作用。发展体育事业、振兴中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共同夙愿。中华体育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实干奋斗精神,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体育精神内含着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直面困难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二是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内在的耦合性。中华体育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教材”、有效载体和有效手段;三是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中华体育精神发挥着价值引领的作用。
接下来,齐冰老师提出“如何把握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邱珍老师回应道,“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内涵及价值是彼此关联、互为支撑的整体。首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国体育中表现得明显而强烈,是体育战线的光荣传统。在体育赛场上,“为国争光,无私奉献”更像是赛前的冲锋号,召唤着运动健儿们为祖国的荣誉出征,同时也激励他们十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其次,“科学求实、遵纪守法”的要求也为中国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运动健儿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不断创新的运动技术。同时,我国运动员、教练员树立了坚定的遵纪守法意识,文明礼貌,拼搏进取,用实际行动来弘扬体育精神。最后,“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精神品格。中国运动员的拼搏既有个人的努力,更有团体的团结奋斗,正因为一代代的运动员们传承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体育健儿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纪录,为祖国赢得了无上的荣光。
最后,齐冰老师提出“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中华体育精神的根源”。对此,王海英老师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王老师指出,中华体育精神的一大要义就是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这根植于中华文明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模式。中华体育精神中的“顽强拼搏”更是刻在华夏儿女骨子里的品格。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于起源时期表现出的勇敢坚韧。无论是盘古开天、精卫填海,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都足以说明中华先民们就勇于抗争,不是把生存的希望寄托给神,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中华体育精神倡导信任宽容、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既注重个体的独特价值,又追求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团结与密切合作,这更是虚怀若谷、兼容并蓄的传统美德最真实的写照。中华体育精神是现代体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千百年来锤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密不可分,正是这样的民族品格铸就了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是体育人也是全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正激发和凝聚起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的强大精神力量。研究好、宣传好中华体育精神精神是北体马院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将作为学院特色品牌活动将长期举办,激励广大北体学子继承与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在奋斗与实干中不断推进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