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北体师生纷纷行动起来,撰写发表理论文章、积极宣传防控知识、亲身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官微对我校教师近日发表的战“疫”理论文章进行整理,原文转发。
·抗疫防疫中的底线思维·
李慧华
2020年04月07日
来源:人民论坛网
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虽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是从中央到地方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严格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严防与严控两手抓,责任不减,要求不降,切实维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充分体现了“形势越好,越要保持头脑清醒,越要增强忧患意识”的底线思维原则。
所谓“底线思维”,是指在处理重大事件或者突发情况时,科学预测其最坏结果,同时尽力化解风险,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中多次强调底线思维的重要性。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其中,底线思维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一种科学思维能力。底线思维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思维的必然要求和主要体现,更在于它是一种全局性、战略性的大逻辑。把握底线思维,就要“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的显著成效和阶段性胜利,既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强大动员能力的体现,更是底线思维原则贯彻的结果。底线思维在抗疫防疫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底线思维是一种着眼宏观的战略性大逻辑。底线思维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中总结出来的,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洞见和历史智慧。疫情防控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唯有充分认识到疫情的严峻形势和危害,全国一盘棋进行战略性的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危机意识,用大概率思维来应对小概率事件,研究制定好宏观的疫情防控方案,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可能出现的新发疫情,才能逐步形成战胜疫情的压倒性态势。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疫情暴发之初,党中央紧急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加强统筹调度力度、保证各项防控措施有力有序开展。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凝聚起齐心协力、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正因为如此,才有效防范、处置了疫情防控中的各项风险,有力应对和化解了各项挑战。现在,虽然我国抗疫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而全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疫情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
其次,底线思维是一种具有风险意识的谋事方略。“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防范系统性风险,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尽可能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都想透,注重风险防范,做好风险评估,努力排除风险因素,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善,确保安全、顺畅、可靠、稳固。“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虽然我国疫情高峰已过,并不代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彻底胜利。我们还应看到,全球抗疫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境外输入”形势严峻,内部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风险依然存在,尤其随着各地复工复产的推进,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比任何时候都来得紧迫。这就告诫我们务必要增强预判和忧患意识,更加保持清醒头脑,决不可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只有始终坚持和运用底线思维,才能有效化解未来的风险挑战,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第三,底线思维是展望未来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底线思维方法中蕴含的历史洞见和历史智慧,对于我们走向未来具有不可缺少的启示和引领价值。它要求我们在精准把握事物变化脉络的基础上,要以超前的眼光观察未来演化趋势和方向,冷静思考,做出适当的预见。然后,先行一步,布局谋篇,在复杂的疫情局势发展中牢牢掌握防控的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从变化中看到发展,于发展中谋“未来”,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深邃目光,是一种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不能安于现状、盲目乐观,不能囿于眼前、轻视长远,不能掩盖矛盾、回避问题。”对于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和国家着眼于更高要求和更长远大局,迎难而上,直面问题和挑战,对于病毒源头的找寻、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发、输入型病例的管控、病例的复发和人们心理问题的疏导等关系未来的重大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没有半点松懈。以更加真诚求实的态度、更加周密严谨的考证来探寻解决方案,防范潜在风险。宁可备而不用,万不可用而无备。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底线思维不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消极思维,而是一种坚守底线,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积极发展型思维。它体现了主动与被动的辩证法,是“守”和“为”的辩证统一,“守”是为了更好地“为”,而“为”才能更好地“守”。抗击疫情中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我们“守”的底线。《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既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运用底线思维,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做好防守,才能进攻;所以,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掌握主动,从底线出发,不断逼近顶线,“有守有为”,争取最大胜利。
底线思维作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理论创新,它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思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洞见和战略性智慧,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未来可能的重大风险,才能全面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彻底胜利和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
(作者:李慧华,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在抗疫中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李红霞 杜松石
2020年04月10日
来源:人民论坛网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果断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按照党中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上下联动,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也许还不到最终盘点抗疫战果的时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抗疫大考不仅使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经验,还刷新了全民的理性认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疫情使人们走出了一些观念的误区,摈弃了很多思想的偏见。首先,疫情深化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再漠视对关乎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自然环境的保护。面对凶猛的病毒,人类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要尽量避免或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危机中赢得主动,就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疫情增强了全民的公共卫生意识,使人们放弃了不良卫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注意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这将促进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再次,抗疫斗争不仅从感性层面唤起了人民的爱国情感,还从理性层面提升了全民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认知和认同,疫情体现了社会主义“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国家快速的反应能力,党和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管控能力和调度能力,有力地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使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理性升华。
不仅如此,抗疫斗争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抗疫所激发、人民心底所迸发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抗疫斗争彰显了中国精神,使全民不仅经受住了病毒的考验,还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伟大的精神往往诞生于磨难时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苦难磨炼了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激发出中华民族的创造智慧。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恰似试金石,检验了中国精神的伟大,淬炼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花,疫情下的全民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履职尽责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携手互助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精准防控、统筹施治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宝库,为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精神支撑。抗疫中彰显的中国精神外化为行动,在实践层面凝聚了中国力量,转化成抗疫胜利和中国崛起的物质力量。中国人民用魔术般的中国速度建起了一座座方舱医院,生产了大量急用的防疫物资,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控制住了14亿人口大国疫情蔓延的局势。
随着病毒快速传播和疫情的不断蔓延,抗疫战场扩展到全球,世界各国面对这场严峻的公共卫生大考交出了不同的答卷,中国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践。中国为全球抗疫及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成功案例,提升了大国形象。面对一些国外媒体别有用心的“抹黑”言论,中国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向这些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分享中国经验,传递了中国温度,彰显了中国携手各国抗击疫情、共克时艰、尽职尽责的大国担当,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抗疫斗争贡献了中国力量,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理性认识,因此才有了罗马街头响起中国国歌,塞尔维亚总统亲吻中国国旗,以及西班牙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感谢中国”等感人画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磨难时刻,造就伟大精神;危机关头,凸显精神力量。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面对境外疫情输入压力的持续加大和无症感染患者的出现,还需慎终如始、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才能取得抗疫阻击战的最后胜利。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以“慎终如始”的毅力和“善作善成”的勇气,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让我们继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人民满意的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答卷。
【注:此文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红霞,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杜松石,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从全球疫情危机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杜雅
2020年04月15日
来源:理论网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目前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90万例,威胁着全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疫情的蔓延考验着世界各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社会系统整合能力。如何遏止新冠病毒对国民生命安全的侵蚀,将生活尽快拉向正常限阈,成为全球多国政府实施抗疫举措,强化管控的首要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中国行动”得到新的诠释,也因世界抗击疫情的进程逐渐释放出更广阔的话语空间。
对国家及其人民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在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全力保障与人民对国家理念及其蕴含的普遍利益之实现的高度认同与行动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在中国,全民抗疫之路以人民至上的理念为基石。党统一指挥部署,政府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联合奋战,每一位中国人的共同体观念融贯于家国情怀、奉献精神与团结意识当中,以具体行动构筑抗击疫情的牢固防线,取得了防控的积极成效。疫情危机面前,国家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才能筑牢国家的根基以发挥制度优势。
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各国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识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强调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全球合力抗疫的重要性。自疫情发生时起,中国即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共赢性合作为价值指向,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己之力,公开透明地向国内国际社会发布疫情信息,积极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以果断有力的手段从源头控制国内疫情,有效减缓其在中国以外地区蔓延的速度。当疫情形成全球性公共危机,中国推进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目前已经对83个国家及世卫组织、非盟等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检测试剂、口罩等医疗物资在内的紧急援助,将最新诊疗、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以支持其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和柬埔寨等国派遣医疗专家队伍,积极开展药物与疫苗联合研发,以“中国精神”助力国际安全的维护,以最切实际的人道主义关怀为全球共同抗疫贡献力量。这场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彰显了大国责任,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正是这场危机,将引起世界各国关注集体行动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反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致力于人类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的价值尺度与重要意义。
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于“去人类中心”的自然观念与生态文明的长期建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从近代科学的进步到工业社会的形成,人类通过造就人化的自然,推动工业文明迅疾发展,与此同时,旨在认识和掌控自然的启蒙理性将人类引向工业文明带来的困境与矛盾,法兰克福学派更是指出这一“被启蒙的世界陷入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倘若启蒙理性的胜利盲目护佑人类主体中心地位与无规约的理性,以人类对自然的僭越为代价,灾难将不可避免。全球疫情的蔓延,或成为引起人类自我反思的契机。面对自然,首先只有当我们确立“去人类中心”的自然观念,才能正视人类理性的边界,认识理性应当遵循的辩证法则;其次,只有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的,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构筑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人类文明才真正称得上进步,人们生活世界的长足存续才得以可能。
具体的现实的人其生存基于命运共同体,我们是应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历史中反思和淬炼维持人类生活世界的界限与实存的能力。
(作者:杜雅,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转自北京体育大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