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塔元庄村今日之变 望全面小康明日之成
2020年1月15日,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班全体成员来到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正定县塔元庄村。村庄坐落于滹沱河北岸,距离正定县城1.5公里,全村共500户,2030人。2018年,塔元庄村集体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21000元。同学们满怀热情和期待,开始探寻塔元庄村从北方平凡乡村到名声远扬魅力村庄的蜕变之路。
全体师生在塔元庄村民委员会前合影
学员们首先参观了塔元庄村的文化长廊。长廊用丰富的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塔元庄村遵照习总书记嘱托和指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通过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在文化长廊认真聆听
接着学员们跟随讲解员来到位于村委会大楼四楼的“正道沧桑 圆梦塔元”主题村史馆。一幅幅纪实图片,展现着塔元庄村的发展变迁,也让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总书记与塔元庄村的深厚情缘。
1982年至1985年,习近平同志先后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任期间经常骑自行车到塔元庄村了解村民所想,解决村民所急。2008年习近平同志刚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不久,就把第一次出京下基层的地点定在了塔元庄村。他回到村庄,向村里的领导干部了解基本状况,强调建设过程中要多参考群众的意见。2013年,总书记再一次回到塔元庄村。他深入百姓家中询问家庭收入、子女教育等问题,还亲自走进村庄超市,向店员询问蔬果价格。最后总书记召开了座谈会,寄语塔元庄村要“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村”。近年来,在总书记的关心和指导下,塔元庄村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和电商物流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村民们“居住在农村,生活在城市”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同学们在村史馆认真聆听
讲解员介绍习总书记与塔元庄的深厚情缘
塔元庄村只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村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让全体师生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巨大变化。2020年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脱贫攻坚战目前已经进入全力冲刺阶段,塔元庄村的发展变化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二、忆华北大学历史 励学子勤勉之志
随后,学员们来到了华北大学旧址。华北大学由华北联合大学演变继承而来,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在礼堂前,学员们回溯了华北大学艰苦卓绝的办学之路。
讲解老师介绍华北大学的办学经历
讲解老师介绍华北大学的办学经历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原属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原属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为解放全中国培养干部。校址设在正定县城,由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和成仿吾任副校长。当时华北大学下设四部两院:一部是政治训练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二部是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三部为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四部为研究部,从事专题科学研究,培养、提高大学师资水平;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1949年2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由于办学规模扩大,先后在正定、天津创办了分校,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大批文艺精英和学术理论界名家云集于此,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钱俊瑞、陈唯实等代表了华北大学当时的师资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教育家、各行各业的领袖人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建国以后,华北大学各部院多发展或合并成了独立院校,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
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华北大学”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古朴庄重的栖贤楼和学生宿舍,感受华北大学当年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坚持培育人才、播撒文明的自强精神以及华北大学师生以他们的青春和智慧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当年师生的强国之志、爱国之情、建国之行,激励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担当使命、履职尽责,在学校“大学+基地”的高等体育院校发展模式的探索当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全体师生在华北大学礼堂前合影
三、探中国乒乓成功之路 激学子体育强国之梦
紧接着全体学员前往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参观,探访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摇篮”。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师生进入中国乒乓球运动成就展馆。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展馆入口的7个世乒赛最高荣誉奖杯和印着截止到2019年中国乒乓球史上共产生的115位世界冠军的头像和姓名的巨型乒乓球拍模型。这正是多年来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们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全心全意投身于体育事业最好地诠释。
世乒赛最高荣誉奖杯和巨型乒乓球拍模型
之后学员们跟随讲解员步入展区。两千多张照片及几千件实物,再现了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乒乓球运动员怀着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长期坚持、刻苦训练,使每一位学员深受感动。在展览馆中央的展台,陈列着乒乓球冠军们留下的手印。看到这大大小小的手掌印记,学员们想起了北体大校园的冠军之路,更加感受到作为北体人肩负的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的重任。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育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具体布署。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了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战略任务。“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着精神动力。中国乒乓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学们在基地的参观中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讲解员介绍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
中国乒乓精神的内涵
参观结束后,学员们一看到展览厅的乒乓球台,兴致勃勃地展开了一场小组间的乒乓球挑战赛。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学员们立刻开始挥拍奋战,赛场气氛紧张活跃,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短暂的比赛不仅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使大家对乒乓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赛结束后,学员们齐声喊出“体育强则中国强,中国强则体育强”的激昂口号,在大厅里久久回荡。
全体师生在中国乒乓球运动成就展馆合影
四、思革命精神书论文 享心得体会再出发
为提高学员们实践论文写作能力,15号晚上 19:30,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红霞教授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社会实践论文规范写作指导课。李红霞教授展示了部分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提出了优秀社会实践论文的评判标准和要求。随后,介绍了论文应包含的基本要素,分享了选题公式,又逐层地讲解如何确定研究的主题、问题和方法。听完讲座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定会尽力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社会实践论文。
指导教学现场
随后,本次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结业仪式在河北师范大学国培大厦举行。首先,各小组分别派出学生代表总结此次实践教学的收获与体会。
第一小组代表冯兵分享到:“毛主席说:‘只要方向对了,学问是可以慢慢积累的’,非常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给我们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让我们走出书本,走出校园,走近历史,增强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同感,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进一步体会到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这为我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向指引。
第一小组代表冯兵发言
第三小组代表王润泽分享到:“中华文明能从古至今延绵不逝,是因为伟大的精神力量,也就是信仰的力量。当年冉庄的地道没这么宽敞,狼牙山上也没有缆车,信仰的力量能使无数先辈在战场上献出宝贵的生命。老百姓坚持把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作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上战场。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相信共产党,坚信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必将走向富强,这便是他们的信仰!当代青年生于父辈给予的安逸,但不应该沉浸于安逸。我们应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多做贡献!”
第三小组代表王润泽发言
第九组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丁雪晨说道:“作为马院的学生,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而每一次的出发都让我们对历史的厚重感有新的感悟。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因为历史才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凭证,只有不忘历史才能不忘初心,只有从历史中才能找到未来发展的真谛。”
第九组代表丁雪晨发言
随后,邱珍老师上台发言,对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带队老师表示感谢,充分肯定各位组长和新闻组同学的工作。邱老师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求大家不断深化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将所学运用于指导实践,保持昂扬斗志担负时代责任。
邱珍老师发言
紧接着,李红霞副院长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做总结发言。李红霞副院长首先对河北师范大学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随后指出希望同学们能找到“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答案,相信同学们在本次信仰之旅中有很大收获。紧接着,李红霞副院长对学员们提出期待,指出要提高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历史、讲英雄故事,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摒弃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历史虚无主义。有人因为信仰而看见,有人因为看见才信仰,希望同学们做前者,就像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那样,牺牲前就科学地预见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同学们应该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要辜负自己“红色种子”的使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报国之举,树立一个神清气正、阳光上进的北体人形象。
最后,李红霞副院长、邱珍老师、马祖兴老师为大家颁发结业证书,为本次“重温历史 不忘初心”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颁发结业证书
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的西柏坡红色信仰之旅让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里接受革命文化熏陶。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份份文献、一件件实物,大家驻足观看、细细思索,无不被革命前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持初心,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执着与坚定而深深感动。
70年前,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70年后,学员们踏上这片红色的热土,重温初心,从这段历史中汲取信念和力量。对于全体学员而言,这一次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将西柏坡革命精神融入我们生命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让我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助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