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
学科代码:0403Z3(自设)
一、学科简介与培养目标
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体育学相互支撑基础上的一门交叉学科。为适应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对高端人才的需要,北京体育大学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此二级学科,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的前提下,结合国家体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而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体育行业特色。学科点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备比较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了解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以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体系为己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体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体育相关部门提供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的智库型高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树立“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马信马,在马用马。
2. 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体育领域内的问题,能够围绕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3. 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实事求是,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4.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调查分析体育领域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
5.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力,能够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创造力,从国家战略层面为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战略性对策或建议。
6.具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一种外国语言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二、学科研究方向
1. 党的体育工作历史经验研究(含中华体育精神研究)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体育工作历史经验和管理艺术,为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体系提供经验总结和理论基础;挖掘中国优秀文化资源,围绕中华体育精神的塑造和弘扬而开展深入的研究。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研究
在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跟踪研究国家领导人对体育工作发表的讲话、做出的指示和批示,探索中国体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所体现的功能、价值及其实现方法和途径。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体育发展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代体育领域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论阐释。
4. 体育道德与法制建设研究
构建马克思主义体育法学和伦理学体系,为维护体育行业公平公正公开的行风行纪提供学理支撑。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博士生基准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课程学习兼顾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3年。
博士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28学分(16学时/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