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新时代女排精神研究”课题组
邹秀春 撰稿
2019年7月4日笔者有幸随课题组参观了位于福建永春的女排精神·陈亚琼故事馆,与老女排6名主力队员、国家女排原主教练陈忠和指导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亲历女排名将参加的奥运健儿公益服务大行动100站活动,对女排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深受女排精神的感染、鼓舞和激励。
女排精神·陈亚琼故事馆里记录着老女排时期的点点滴滴,记载着女排姑娘的荣誉与辛劳。一走进故事馆,“无私奉献 团结协作 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这16字女排精神便映入眼帘。左侧展板赫然写着“今天有几亿观众看我们的比赛,这局球不拿下来,你们会后悔一辈子!”。这是1981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连胜六场进入决赛后对阵日本队。按照当时的积分规则,这场比赛无论输赢,中国女排都已经拿到了世界冠军。然而在双方各赢两局,到决胜局的关键时刻,教练袁伟民对女排队员说了这句话。女排队员受到很大的鞭策,最终贏得了这场比赛,实至名归地捧回世界杯冠军的奖杯。中国女排历来承载祖国的期望、人民的重托,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代代女排姑娘前赴后继,不断传承、彰显、弘扬着女排精神。
此行中很多镜头都令人十分感动。当人们看到老女排队员曹慧英、陈亚琼、张蓉芳、孙晋芳、梁艳、朱玲和主教练陈忠和在操场上亲自指导永春六中孩子们进行排球训练和比赛时,不禁产生由衷的敬意。排坛名将,众人瞩目,却没有任何架子,乐此不疲地给师生们在信封上、明信片上、T恤上、排球上签名,有求必应。笔者本次从老女排队员身上感受到的,从交流中体会到的女排精神可以集中概括为:爱国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严格自律。
一、爱国奉献。爱国是女排精神永远不变的底色。主教练陈忠和回忆当年打造团队时强调,首先组织队员向国旗宣誓,向祖国宣誓,用爱国主义思想凝聚团队,统一思想,提升团队的思想觉悟,提升站位,为国而战,奋勇争先;其次,把全体队员带到郴州基地附近最贫困地区,到最贫穷的老百姓家里去参观。让队员感受国情,体会来之不易的富足生活。女排姑娘勇立爱国之志,在人生最美的年华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她们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姑娘,都曾是家人百般宝贝,然而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经受常人难以想象之苦,巾帼不让须眉,为共和国的荣誉勋章注上他们的生动注脚。张蓉芳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的生活道路,并不都是铺满鲜花的,总会有曲折、坎坷……心中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为这个目标去拼搏、去奋斗,只要自己看准了的路,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哪怕前面是荆棘、峡谷、深渊,都要奋勇向前。”张蓉芳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自传《激情岁月》中回忆道:“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的个人的事情和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甚至感觉当时连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夺冠以后,扣球的形象都上了邮票、纪念币、纪念章,像民族英雄一样,打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它是80年代的象征。”当时的中国正需要这样世界级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树立形象,彰显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陈亚琼,大家都亲切地称她“琼姐”。一声“琼姐”也迅速拉近了奥运冠军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陈亚琼退役后到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特区联络办工作。陈亚琼回忆中讲述了刚到香港工作时遇到的诸多困难。一次,有别有用心之人企图栽赃陷害她,被陈亚琼识破。陈亚琼说,“我永远也不会给国旗抹黑。”忠于祖国、为国争光是女排姑娘一生的追求。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比比皆是。报道女排精神第一人的鲁光老师在其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记述了多个女排姑娘的“爱情请你晚点来”,哪个姑娘都是一身伤病地退役,却仍恋恋不舍。陈忠和指导在担任主教练期间,家里多次出现重大变故,强忍悲痛不误工作,为女排事业默默奉献,助力中国女排捧回四项世界大奖的奖杯,再次振奋国人,凝心聚力。
二、顽强拼搏。一提起女排精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拼搏。拼搏是竞技体育的本质。拼搏就是在压力之下不逃脱,敢于挑战目标和极限;拼搏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哪怕付出伤病的代价;拼搏就是在失败面前不退缩,永不言弃。它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空喊口号,它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女排姑娘的拼劲给人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这种拼劲儿表现在无论是训练场上还是比赛场上,都要每球必争,赢了,要全力以赴,输了,也要竭尽全力,永不言败哪怕付出伤病的代价。如郎平所说:“中国女排可能不是实力最强的球队,但我们一定是最不怕困难、最顽强、最坚韧的队伍。顽强拼搏,一定是中国女排的名字!“赵蕊蕊回忆起年少时的一段经历时说,在一次训练中遇到球飞得远了救不起来便放弃了,可是教练却因此让她加练:“教练认真地告诉我,不去迈出第一步,就永远没有最后的结果。这也让我知道了,女排精神就是明知道不一定会贏,但也绝不能放弃拼搏。”
女排队员的训练时间从一天2至3小时升级为8小时,完成每天8小时大运动量的艰苦训练已实属不易,但仍有很多队员主动要求加练。当然,苦练在提升女排整体水平的同时,也给队员们带来了伤病,但姑娘们咬紧牙关,“轻伤不下火线”,坚持训练。女排姑娘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艰苦奋斗,在赛场中顽强拼搏、敢于斗争、排除万难,她们一幕幕精彩的表现深深印刻在每一代中华儿女的脑中,她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也将永驻中国人民的心间。
有“独臂将军”与“拼命三娘”之称的陈招娣,1973年她进入八一队并于3年后入选国家队。她技术全面,防守突出,训练刻苦。她在青训队时,有一次脚腕扭伤走不了路,从宿舍到训练房,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而且刚下过雪,但她硬是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艰难地往前走,到训练房时,拄拐杖的手上生了许多血泡。一位场馆的工人师傅看到了心疼不已,特地为她的拐杖包上一层厚实的海绵。练球手指尖裂口子是常有的事,如果从她打球算起,她用的胶布,拼凑起来至少可以做一身衣裤。陈招娣曾感叹说:“人家的青春,是在花前月下度过的,而我们的青春却在流汗、疲惫、困倦、头脑发胀之中度过,在紧张激烈的旋律中度过。”
三、艰苦奋斗。陈亚琼回忆起当年的训练时觉得经历了许多辛苦,几十年后自己再回忆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每次等老队员训练完之后,教练会单独再练她的防守技术。她太瘦弱,被人们戏称为“钢铁将军”,因为翻滚救球,只要一倒地,就能听到她的骨架碰撞地板发出的声音。疼痛是可想而知的,但陈亚琼还是勇敢的往下倒。她两条大腿的胯部因为着地多磨破了皮肉,鲜血直流。前几天磨破的伤口刚结痂,翮滚几次后就又磨烂了。女排著名队员周晓兰曾这样回忆当时训练的场馆和训练的条件。她说:“女排1979年冬天头一次来基地就是在竹棚馆磨砺的。那时候,竹棚馆的木地板比较粗糙,一不小心就擦掉一块皮,火辣辣的痛,地板上的木剌戳进肉里钻心地痛,我身上就钻过不少木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地同志专门为我们赶制了一种防刺花背心。竹棚里光线和保温条件也不那么好,住的地方低矮潮湿,下雨还得用脸盆接漏水,取暖是基地同志一盆盆给我们生木炭火。这里雨季多雨,上食堂和训练馆都得打伞,常常泥一脚,水一脚。”中国女排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起步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四、严格自律。女排精神之严格自律,一方面体现的是外在的严格,即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训练、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蕴藏在女排姑娘身上的内在极高的自律意识。外在的严格约束保证和促进了自律意识的养成,内在的自律意识也成为内心强大动力重要支撑。认真按要求完成日常训练后的主动加练,长途飞机行程后的即刻训练,忍受高原呕吐不弃训练的坚持都是严格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据陈忠和指导回忆当时队员出勤情况时提到,有的队员有时会因为身体不舒服而请假,但是周苏红没有。哪怕她十字韧带断裂,她也要坚持到训练场上,腿部不能训练就练手臂力量、练腰背肌,她说她不能破这个“记录”,因为“轻伤不下火线”。本次采访中,陈亚琼回忆退役后一次参加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时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说明训练的严格和队员的自律。陈亚琼讲到,退役到香港工作后,每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她都会回来参加。有一次,袁伟民教练也参加会议。她中午午休后迷迷糊糊地参加下午的讨论,直接进去坐下,压根没有看到袁伟民教练也坐在那儿,当嘴巴一张想打哈欠的时侯,眼睛的余光看到教练在,瞬间那一口哈欠都没出来,倒吸一口气咽了回去……陈亚琼说这个本事都是当年训练的,因为在当时,每次训练,只要你一打哈欠,马上“啪”一个球就过来了。严格训练,不容丝毫松懈。从严训练方能不断超越。“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艰苦的磨砺就不会有成功的希望;没有教练员的严格训练和要求,就不会有他们运动生涯的辉煌成就。女排姑娘在选择这条艰难的路前行之时没有拈轻怕重,没有人选择退缩,反而是勇挑重担,勇啃硬骨头。《中国姑娘》中写到,老女排著名队员杨希刚到排球班的时侯就向人打听练什么最苦。别人告诉她,练长跑最苦。于是她就开始练长跑。每日坚持,周末别人睡懒觉时她也早早起床跑步。从400米一圈开始每周增加一圈,练到可以一口气跑十七圈。
正是中国女排姑娘的拳拳爱国之心、奋斗之情、拼搏之行、严律之意不断创造佳绩、鼓舞士气,女排精神值得我们久久弘扬和代代传唱。
课题介绍
“新时代女排精神研究”是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课题,由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慧主持,课题组成员包括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邢尚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红霞、原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谢琼桓、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邹秀春、教育学院教授张凯、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付红星、讲师杜雅、学生马鑫媛、朱奎闽、梁雪梅、刘佳钰、冯泽凯、朱林欢等。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女排精神的历史演变、内容凝练与时代价值,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和口述史法等。课题组对老女排队员陈亚琼、原中国女排教练陈忠和、国家队五连冠女排技术指导李安格、《中国姑娘》作者鲁光、原政法司司长谢琼桓等人进行了访谈并搜集了相关资料。
教师介绍
邹秀春,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各类课题10余项,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获得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科学与无神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2018-2019学年度北京体育大学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